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5:18    次浏览
▎投稿、爆料请联系小编微信:dgstj0769从宏观的角度来看,高架线确实要比地下线便宜,但是,也不是便宜很多,而且,轨道交通建设中,土建部分的投资一般也只占总投资的三分之一左右,所以,造价不是选择高架还是地下的唯一标准,所以,需要综合考虑。 地下线的优势就不多谈了,毕竟盾构法已经非常成熟了,应用也比较广泛,针对问题,主要说说高架线路的缺点,有以下几个方面: ★噪音大 大家也都提到了,确实,高架线的噪音比较大,就算使用了比较高端的泡沫铝吸声板的声屏障,一般降噪效果也只能降低9到11分贝左右。 ★采光差。 这个是高架桥的一个比较大的硬伤,高架桥对于沿街的店铺和居民来说,就是一朵时时存在的大乌云,对于商户的心理影响巨大,风水不好,挡财。会影响地块的价值。 ★平纵线形的限制多。 尽管地下线限制比较多,但是高架线需要面对更多更复杂的地面状况,空间限制较多,下面有道路净空的要求(城市道路一般要大于4.5m),上面有一些横穿的架空管线的影响 ,触网的电磁兼容要求等,遇到现有的高架道路、高等级航道等,需要满足其通行,通航净空净距等限界要求,就要建设跨径巨大的桥梁,这个造价往往是惊人的(所以,跨江的城市,黄浦江、湘江、珠江、长江等很少采用桥梁过江的方案),还要避开一些重要的建筑物等,高程的起伏受限。 高架桥每隔30m左右,就需要打桩,几十米的桩,对于地质、地下管线、已建构筑物等都有一定的要求。 ★建设时对于现状交通的影响巨大。 城市内的轨交,一般都是交通走廊,都是运量较大的通道,选线时也是与主干道并线的,所以,修建高架时,满堂支架一般都要全路段限行(原来6车道,现在变成2车道),轨交建设周期长,涉及专业多,对于一个城市来说,这样的3、4年的限行,往往是不能承受的。 ★景观效果不理想。 长长的带状混凝土放在城市里,肯定不会什么好的景观效果,当然,利用其做一些标志性的桥梁,倒是可以提高景观效果,但是代价也是杠杠滴。 ★换乘不方便。 如果全城的轨交都是高架线,那还稍微好一点,如果是少数的线路为高架线,那与地下站点的换乘就比较复杂了,上天入地的,有些只能被迫出站换乘,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失之千里了。 另外,高架和地下相比,拆迁差别并不大,一般,城市轨交选线时,基本都是走现有道路上面或者下面的。避开拆迁,那是定线的重要控制因素。 当然,高架线路还是有不少优势的,造价低,防灾效果好,建设周期相对短,维修维护费用低等,所以,轨交选线时,还是需要从城市布局、地块开发、交通规划、线路功能、施工措施、道路保通、工程造价等综合考虑。 来源:地铁真相